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我们没有再联系
孩子出生了,公公去世了,母亲生病了,情人节已经不属于我
穿行在弥漫着鲜花与巧克力的大街上,买尿布,进医院,头发沾满药味,裤脚还有屎尿
我知道自己老了,老得不想也不愿意过情人节了
十年前,我是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的一名通讯员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报道县里的好人好事,新形势新面貌新举措,一句话,说县里的好,提高本县的知名度
单位给我们订的任务是每年要在各地的报刊上发表60篇文章,可以一稿多投
完不成任务罚,超额了奖
因此我整天为写稿子发愁,一是写不出好稿,二是写出来发表不了
如今,十八人惟余六人了,她们最小的也有77岁,最大的已过82岁了,她们依然生活在最纯粹的乡村里,仍然独身守候着洞经音乐
2001年10月31日,当她们六人蹒跚着走进北京保利剧院,登上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乐台上时,她们的表情和演奏,让多少人泪流满面?人们从她们简单的唢呐声、锣鼓声、铙钹声、三弦声,以及迟暮的嗓音里,看到了一种民间精神的原型,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灵光和高原的气息
引起了首都音乐界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音乐周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余家新闻媒体纷纷作了报道,把她们誉为“中国南方音乐女神”
一杯琼浆,喝下来的是辛酸,品在嘴里的是甜美
背向阳光,看到的是暗影,学会回身,阳光扑面
穿透浓雾,暂时一片敞亮
/>南瓜花开孙光新 南瓜花开了
在乡下,极少见那么大的花;那么黄,黄的干净、浓烈
不见得有那一双脏脏的小手伸向那干净的花朵
任它自己随意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随便在什么地方撒下种子,它就会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在我们乡下,没见得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得了它的生长
这极象一个被人抛弃的野孩子的顽强的命,不屈不挠地生活着
它还有一个粗俗的名字——囊瓜,粗俗的就象我们乡下最结实的娃娃
春天来了,勤劳的母亲在地头沟沿撒下南瓜种子
我们小孩子从不注意它的生长过程
南瓜的生长,就似奇迹,它自然地就长大了
母亲喊我下地去摘南瓜时,我惊奇地发现那又大又肥的南瓜就好好地躺在宽大的南瓜叶下面,几天前还是小小的南瓜秧儿呢
它们是怎么长大的呢
摘几个南瓜放进布兜里,沉皮亚诺曲线皮亚诺曲线的,背在肩上压的我瘦弱的身子歪歪的
那些清香的甜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弥漫着
背回家,母亲就开始给我们做南瓜饭:南瓜米饭、南瓜粥、炒南瓜菜、煎南瓜咸食
那个时节里,我们只有南瓜
无尽的南瓜米饭、南瓜粥、南瓜菜、南瓜咸食
吃的我终于无法忍受了,单一的食物重复使清香的甜变而为甜腻,吃的我见了南瓜就恶心,我在心里诅咒着:可恶的南瓜啊
在地里,我还偷偷地拔过几次南瓜棵,把上面的南瓜扔进水沟、在地里摔烂
贫穷而无奈的母亲只有把还正在生长着的嫩南瓜摘回家,剜出嫩嫩的南瓜种来,蒸熟,和上蒜泥,搁上盐,口味大变,也算是一口好菜了,但这并不能天天吃的
少了南瓜的饭桌上,还是只剩了窝窝头与盐水萝卜
沟沟沿沿上的南瓜,不再与我有关
若干年后,听村里人说,疯了多年的增顺爷爷开始到集市上去卖南瓜,而他很多年什么也不种了,更何况南瓜
沟沟沿沿上的南瓜,丢几个也不见的少,村里人谁去和一个疯汉一般见识呢
同事转去北京后,回老家时与我们说去井冈山吃到了南瓜红米饭,说好吃极了
看她夸张的样子,想想吃伤了的南瓜,我疑心她有些矫情
近几年,每到冬天我就开始咳嗽,而且很厉害
父亲说可能是我的肺不好,要我吃点南瓜,说是南瓜润肺,可以吃点滋补滋补的
为了治病,我便开始硬着头皮吃南瓜
谁想吃伤了南瓜一入口,竟也是甜甜的,滑滑的,没有一点想象中的那恶心
以后的日子里,妻子又为我煎南瓜咸食,和了蒜泥,仔细品了,竟也无比的可口
时隔多年,吃伤了的食物重新走上我的饭桌,多年前的乡下生活潮水样漫漶而来
什么时候,再回到乡下,坐在那矮矮的饭桌前,让母亲把南瓜饭一一做来:南瓜米饭、南瓜粥、南瓜菜、南瓜咸食,我要一口口幸福地咂摸一下三十年的生活、母亲粗粮细作的手艺,或许,我也能够把母亲的手艺学下来,把这粗糙琐碎的生活粗粮细作一回,做得就象那南瓜花:盛开,干净、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