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集装箱房有没有一种建筑搭建时省时省力
又绿色环保?有没有一种居住空间既安全舒适,又充满创意空间?集装箱建筑给了人们。它以集装箱为基本模块,采用制造模式,在工厂内以流水线制造完成各模块的结构建造和内部装修后,再运输到工程现场,按照不同的用途与功能快速组合成风格各异的集装箱房屋建筑(酒店、住宅、学校、宿舍、厂房、仓库、展厅等)。它与电动汽车、无线互联网一样被认为是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十年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它更环保、更、更安全、更便捷。
传统建造方式中,由地基到成型须在工地一砖一瓦堆砌而成,而集装箱建筑将集装箱元素引入到装配式建筑体系中,它保留了集装箱的体形概念,集可整体移动和吊装功能与一身,在工厂中完成单人模块的流水作业大批生产,在施工现场仅需进行组装与拼接,将房屋建造时间缩短60%以上,而它以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方式,可将人力成本少节约70%,并使现场管理、材料堆存和施工安全性得到的保障,同时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自己的战略事业,以既有集装箱为基本模块改装房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集装箱钢柱及侧墙本身就是建筑受力钢结构的特点,将集装箱模块化单元的自由组合形成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在建造过程中大量节省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目标。
南昌集装箱房书屋内还设置了环绕式座椅
配备了空调和饮水机,内置的两张椭圆小桌为读者展示着的读本。书屋外还有一个木制露台,特别陈设了遮阳伞,让喜欢在户外阅读的朋友们有一个更舒适的阅读空间。
先锋艺术邂逅流动书屋
负责“流动书屋”设计、实施的北京盛行传播有限公司创意运营总监卢顺书介绍,今年8月,长沙县邀请国内文化传播机构———北京盛行传播为“三点”整治项目的城市美化工程出谋划策。双方经协商,决定在107国道沿线试点建设一个“集装箱流动书屋”,为解决城乡接合部居民文化需求问题提供一个可的样板。
“如何突出‘两型’和现代理念,且在城乡接合部实际可行?”卢顺书说,他们想到了用废弃的二手集装箱改装为“集装箱流动书屋”。“目前在国外,集装箱改装为各种创意小屋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我国,集装箱循环利用尚处起步阶段。”卢顺书说,而据他了解,将二手集装箱改造成极具小资情调的“集装箱流动书屋”,在国内仍无先例。
南昌集装箱房起源于半个世纪以前
如今,它已经成为产品分销网络的关键元素。每一天,集装箱承载着来自中国的丝绸、印度的纺织品、美国的谷物以及德国的汽车发往各地。然而,一个海运集装箱使用寿命只有10~15年。大的租箱公司特克斯的执行官约翰曾估算,2004~2008年,仅海运集装箱每年就新生产约为三百万TEU(箱),同时约有一百万TEU集装箱因老旧等原因退出市场。怎样地处理这些废旧的二手集装箱,己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公司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集装箱除了可以作为一种运输手段以外,还可以作为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容器。该公司创始人兼执表示:“该公司希望能让主流社会接受这种形式的住宅。”他指出,集装箱建筑有下列优势:根据建设位置不同,其建设成本通常要比传统建筑低10%~12%;建设时间低40%;而且更能抵御飓风等天气的侵袭。每个长40英尺的集装箱重8000磅,可承载5万磅重量,如果客户需要的话,集装箱还可以一层层叠起来。加尔文称,这一特性使完工后的集装箱建筑看起来就像巨型钢铁蜂巢。业界认为,这家公司的出现顺应了两大趋势:预制构件建筑越来越获得认可;世界经济越来越强调绿色环保。
南昌集装箱房“集装箱房屋式展台”现身第九届深圳南山区文博会。今年文博会分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主展区采用潮人码头的项目创意,搭建集装箱建筑组群,可拆卸,还可循环使用。
第九届文博会南山主展区设在会展中心1号馆,场地面积为456平方米,以“绿色、环保、可移动”为设计理念,以“品质、内容、创新”为主题。主展台选取了南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和项目,通过现场展示等一些生动的形式,对南山的文化旅游、数字视听、网络游戏、动画漫画、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及印刷等产业进行宣传。
今年南山主展区改变了以往完全新制作的方式,采用潮人码头项目的集装箱房屋,创造性地搭建了一个集装箱建筑组群,可以拆迁和循环使用。
对于有较大发展潜力、有项目的小型企业,南山主展区也设置了专门区域进行展示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