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期间我到了周陵那个地方,文、武、成、康依次列队,校长办公室在民国的时候叫民主楼,图书馆就是周陵的大殿,红墙碧瓦,红色的大柱子有一抱多大,长长的回廊诉说着逝去的岁月
每每下午放学后,我总会和挚友一起爬到武王陵顶,看看渭北塬上的景色,特别是高中哔业之际,我们上去的次数就更多了,谈话的内容也就广阔了,求学、未来、事业以及我们的共同爱好对文学的追求,曾经相约要进行竞争,犹如当时的文理科目竞赛,看看谁能率先有所作为,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他去了亲近大漠的兰州,我却走进了省城西安,漫长的求学路和激烈的校园生活使我们失去了联系,不知我的朋友你还好吗?也许你已回归故里,沐浴着秦汉的日月,可我还在巴蜀之地默默的追寻着,不知你还记得我吗?还想着那曾经的约定吗?不过我还记得你那高昂的秦腔唱段和那似于包公的相貌,忘不了你高哼的那段《铡美案》
风雨我陪你一道接受,将来是咱们本人
断定咱们联袂,一道做痛快友爱夫妇
人生大概有很多的不称心,但我承诺陪你一道
在每天达到会场之后,城市朗读《门生规》,全场三千多人,朗读典范,有些以至过目成诵,我回顾最深的即是“双亲呼,应勿缓;双亲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原因
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保守文明用一个字来详细那即是“孝”字,两个字即是“品德”二字,再有一位讲师说过,《门生规》不只仅是童子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真实,《门生规》中很多都是做人处世的原因
周旋双亲要“双亲呼,应勿缓;双亲命,行勿懒”;周旋伯仲伙伴要“兄道友,弟道恭;伯仲睦,孝在中”;周旋本人的动作要“朝夙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与则要“但凡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之类做人处世的原因不计其数
即日出来得急,没有带手刺,我叫金浩宇
夫君边笑边自我引见
我是和外婆一起去田野中采摘名叫侧耳根的野菜时见到苇草的,不过当时是燠热的夏天
苇草就长在池塘四周的塘坎上
池塘背后便是一座长满了青杠和灌木的小山丘;里间有甲虫、蜗牛、蟋蟀等让我极感兴趣的昆虫,每年春夏长满了各类野生菌,当然树林里也有毒蛇出入,所以那山丘于我一直是一个大神秘
外婆是小脚,属于严格意义的三寸金莲
苇草在夏天油绿而蓬勃,其叶刚劲如矢
外婆放下菜篮,拆下一根苇叶,沿苇叶茎撕开两条小口,然后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右手用力拉开茎两边的叶脉,茎便象箭矢般射向了天空
玩苇叶是我幼年最感快意的游戏
较之于外婆为我捕捉的蟋蟀和蚱蜢,更富于刺激因在拉开叶脉时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
记得外婆第一次向我示范射苇叶时,脸上漾起了年轻的笑容,很慈祥亦很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