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偶然看电视,在电影频道,一部影片吸引了我.片名已经记不清了,故事还有些印象
儿子在远离家乡的大城市工作,并且在城里找了女朋友.结婚以后,为了尽孝心,把远在乡村的父亲接到城里.这位父亲从没有进过城,对城市的一切都感觉新鲜.可是毕竟是长期在乡村生活,城市生活很不习惯.先是问儿子为什么听不见鸡打鸣,后来又在家里到处走动,把烟灰烟头随处丢.儿媳妇特别讲究卫生,看到这样就生气,但又不敢在公公面前说.就找丈夫,最后问丈夫公公什么时候走,丈夫不高兴了,说:“父亲才来你怎么就要赶他走?”就跟媳妇怄气起来
父亲早看到媳妇的脸色,但什么也没说
有一天晚上儿子和媳妇商量,住的房子要房改,还需要交纳一万元
儿子弄不来这笔钱,媳妇提议朝公公借钱,儿子说不出口,就闷着
父亲第二天说要回去,城里住着太别扭
儿子哪里愿意,就好言挽留
媳妇也觉得不好,也不让父亲回去
父亲说:“你们成家了,我想问你们,家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儿子和媳妇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父亲慢慢地说:“我告诉你们,家是一个放屁都不需要憋着的地方
”看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从未有过的震动,我在这之前听说的一切关于家是什么的名言都猝然变得黯然失色
这位父亲说的话虽然不那么高雅,但我觉得它是对“家是什么地方”最形象最深刻的诠释
我好象明白了什么
一马平川的湿地,风吹草低见牛羊
静静地观赏着远处的山川,似乎融入这幻想般的瑶池中,妙趣横生
我贪心的享用着大天然的给予,接受这山风与湖波吹过的快乐和晕眩,模糊与感动,久久不愿告别
然而元宵要比及黄昏,上了灯,才算
元宵元宵嘛
咱们何处普遍不叫元宵,叫灯节
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
“正日子”是十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走上文学之路,和所有文学青年一样,整天梦想的事情就是写出的文章能够发表
因此,一篇小文得到编辑如此青睐,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兴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今后一段时间里的写作方向
那时候我文章发表的主要阵地是报纸副刊
机关报、部门报、行业报、党报,它们对副刊稿件的要求无一例外都是短小、轻松、有可读性、相对集中
如果是党报,还要注重文章表述的分寸感和较强的思想意义
编辑在发表我上面那篇文章的时候,就把最后的“姐夫有神经衰弱,上半夜睡不着,天亮又醒不过来,上路后还迷迷瞪瞪
此刻正是清晨,姐夫现在高一脚低一脚走到哪里了呢……”删改成“姐夫正是千千万万村小老师的代表,我永远尊敬他!”
1、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