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脉脉之情如一溪春水
快刀难斩断
无论我怎样的努力,始终无法将那个嘴角含笑的倩影从我心中赶出去
小舅还要给我做一辆更大更漂亮的小木车?听到这话,我的心为之一振,顿时,伤痛也似乎减轻了几分
望着那辆被摔得七零八碎堆在屋角的小木车,我又破涕为笑了
那个春天,我一个人在屋子里闷了近两月
驱车经峡口走进滩歌古镇,朝太皇山方向远远的望去,首先是进入视野的是唐宋古刹万花寺
继续沿贺岷公路而上,地处南河东侧,距镇政府驻地十里外的黑古墩山像一条卧龙出现在眼前
就在这条卧龙造型的黑古墩山上,有对称清泉11眼,每泉传说甚广
而山下的有黑池殿村龙王庙这样的古代文化遗迹却很少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
尽管姑苏的寒山寺和天水的南郭寺因唐代诗人赋诗著文而在国内诸多寺院中久负胜名
可在该村,唐代张巡郎将雷万春睢阳城之战期间面射六箭而不倒和刘伯温斩龙脉传说几乎家喻户晓
近日滩歌中学陈慈得先生写黑池殿村村史,笔者有幸对其整理史料进行研究
居然发现关于雷受命令远伐边地叛军的记载诸多
据其国内姓氏专家对雷氏家族考考究所知,雷的后代系羌族支系,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漆子扬教授研究,在唐宋年间正好有吐蕃族游牧的历史记载
我宁愿相信滩歌的后代与羌族和吐蕃族人有关,这也大概是古人将雷将军供为土地神的最好解释
每年古历端午节及元宵佳节,是滩歌镇黑池殿村最热闹的日子
每到双节这一天,围圆四五十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祭品,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去赶“黑爷庙会”
黑池殿村自然是热闹得了不得,两边街头以及附近的河滩里、沟坎上、田塍边、树脚下,到处都是人,唱戏的、杂耍的、应有尽有
“黑爷庙会”倒底是怎么回事呢?传说唐朝年间,一个叫中湖的地方出了个大能人,名叫雷万春
他身长一丈二尺,力大无比,声如洪钟,站在山岗上吼一声,远近十里八里都听得真真切切
由于他生成一脸黑肉,熟人都叫他“黑大”
雷万春很小的时候,阿爹就不幸去世了,他随母下堂到陈家
继父是个习武之人,便教了他一身过硬的好武艺,碗口大的树,他能够连根拔起,两头水牯打架,他能拉得开
雷万春为人正直,善的不欺,恶的不怕,路见不平,最喜欢拔刀相助
周围团转的老百姓,没有哪个不夸他
时光散去,夕阳不写梦,晚霞辞颜色,厌倦了红尘隐入云中
夜太消沉,自言自语数清风,几缕忧伤在风中,荡漾在水波里的情意还剩几分,话里情景问夜空的星,又点亮了屋中的灯
鲍货郎嘴里吹的,却不是老毛子那样的芦管,是竹子做的
虽然也在竹管上钻了洞眼,吹起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却不是寻常所见的横笛
竖着吹,也不是箫,他含在嘴里的,是一节细细的软芦管,这节芦管便是时庄所能见到的第三种芦哨了
这种芦哨不像前面的两种那样易得,须在秋冬季节,芦苇成熟以后,于一大堆芦苇中细细找,才能选出那么一两根能做成这样芦哨的细软芦苇,因此,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吹这样的芦哨,它们更多地衔在大人的口中,比如鲍货郎这样走村串巷,靠着它招揽生意的卖货郎
还有一种人也吹这样的芦哨,他们是喇叭队里的吹唢呐人,唢呐嘴必须是这样的细软芦苇,每次一听到远处传来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时,奶奶就会喃喃地说:又有一位老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