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亲友圈主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满意再补
成片成片的绿,绿在坡上,成了一坡又一坡的绿
绿里好象是茶树,好象是栀子树,好象是绿色的什么乔木不等,反正文文要穿过这让人觉得恐慌的成坡的绿去什么地方,没有人命令她,可是她定要穿过才好,似乎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穿过
姑姑年青时念了西师范大学俄语系,从来安排筹备去俄罗斯,却由于家里的弟弟生了儿童,姑姑被母亲迫令回顾帮弟弟带儿童
/> 母亲得病十年,父亲侍候了十年
十年当中,毫无怨言,一针一线,一宿一餐,都是从不厌烦的仔细照顾
有时候母亲恼了烦了,就会不停地哭泣和唠叨,父亲也会强忍着委屈笑言相对,从来没有对母亲恶语相向过
常常会望着忙碌的父亲发呆,想父母年轻时候也并不是多么恩爱
印象中父亲很少回家,就是在回到家中的日子里,父亲也是一个人忙忙碌碌地做活,上田耕作,下河洗衣,再就是领着我们炒菜做饭,而母亲好象从见到父亲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唠叨数说父亲的不是,嫌父亲没良心,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家,说父亲的父母不好,一点也不帮我们家的忙,只会远远地看我们娘儿几个的洋像,每次都是一样,说着说着就会哭,然后就是躺在床上罢工,等一切收拾停当,饭也做好了,父亲就会变着法子哄着母亲吃饭,那时候我们不懂事,只顾自己大吃大喝,有时候会被父亲逼着去叫母亲吃饭,心中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总觉得母亲太过分,总是没完没了的哭,哭得我们都烦
特别是到了晚上,睡梦中总会被母亲的哭声惊醒,又不敢说话,只得悄悄地躺在被窝里,听父亲对母亲的好言相劝,听母亲一遍一遍诉说她所受的委屈,哭闹中夹杂着捶打父亲的声音,那时候我总替父亲难过,常偷偷地想:父亲真是命苦,为什么要娶象母亲这样一个女人? 大了以后才知道,父亲和母亲并不象我所想象的那样毫无感情,他们是自由恋爱,父亲中专毕业后到一个成人农校当教师,而那时候的母亲就是父亲的学生
母亲长得漂亮大方,而且还勤奋能干,年纪不大就入了党,是学校数得着的先进学员
父亲和母亲的婚事,外婆从心底里是不同意的,她嫌父亲只是一介书生,家庭又穷,只是母亲看上了父亲的多才多艺,婚事总算能成
结婚以后,母亲工作忙,在生了姐姐和我后,父亲就偷偷给母亲辞了工作,把我们送到了他的农村老家
在那个没有亲人的地方,母亲即要照顾我们还要下地劳作,年纪很轻就染了一身的病,脾气越来越暴躁,最后变得有些神经质,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喜欢大哭大闹,让我们从小就吃尽了苦头,但更吃苦的应该是父亲,他即要在外面尽心工作,还得挂念着家中的我们,多少年都在风雨飘摇中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安心日子
后来,家搬到了城里,总以为以后会有好日子过,可是母亲真的病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栓,直至半身不遂,我们相继结婚生子,一个个象丰满的鸟离开了最初的巢,照顾母亲的担子就落在了父亲一个人身上
可惜父亲也越来越老,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腿脚不灵便,血压也高,有时候想起母亲,我们总是替父亲担心,怕他再也经不起母亲那样没完没了的折腾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性情却变得越来越好,她再也不没完没了的唠叨了,有时候父亲有事着急的时候她反而会劝说父亲,每天督促着父亲吃药,每次回家,都见母亲一脸慈祥地坐在沙发上,父亲给她洗脸洗手,给她穿衣喂饭,再也没见她对父亲发过脾气
有次我对母亲开玩笑说:妈,你一直说我爸不好,我看我爸是天下男人中最好的男人了!母亲竟然笑着说:当然了,当初你外婆不同意,还不是我硬跟定了他
说得父亲和我们都笑了
是呀,在这万丈红尘当中,能够找到一个真心对你,一辈子都能包容你疼爱你的人,那才是生命当中最值得骄傲最值得珍惜的幸福呀!
夏天的瓦屋山是蔚蓝色的,到处流淌着蓝色的水色
孔穴冒水,土石浸水,草木滴水
开眼见水,动足涉水
就连张嘴也能唤来水,这不是瞎话
若在山顶大声呐喊,招来雨雾凝聚,形成局部降水,已不是少见多怪
据说山上有80多处涌泉,72条瀑布
瀑布名气比较大的,是兰溪和鸳溪、鸯溪
兰溪瀑布高差1400米,可谓一泻千仞,真应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的古话
山如此之高,眼如此之多,且泉涌不断,水从那里来?“水至牂牁裂地来”,这是陆游的夸张描写
水多,为“天漏”了,天河水挡不住,就朝这里倾覆下来了,这是民间的说法
瓦屋山雨水多,因为地处“华西雨屏”地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之故,这样的解释虽在道理,却不如“天漏”一说深入人心
江南风景,迷失烟雨,都作空城;绿柳阴外,似故人归期
而且习惯在不可预知的时间,遇到应该遇到的人,说些能够成为文字的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