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幼时乡下,本来就没有把端午节看得过重
所能记忆者,不外是因为端午节的临近,麦子黄熟也正当其时
父母在这时掐算开镰收麦的时日
仔仔细细,来不得半点荒疏
因此,在我这里,端午节所留下的记忆,就与割麦子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再往回想,知道端午节里吃粽子,但我母亲手拙,好象不太会包粽子
这种“拙”沿袭到我,就不知道包粽子的用料是什么,甚至不知道那闻起来泛出清新味道的叶子叫什么——粽叶还是艾叶?总而言之,在过端午这件事情上,我没有多少发言权
但还是要说的
因为离乡时日久了,所以每一次遇到节日都当作了大事
每逢知道传统的节日临近,我就觉得自己的年华流逝仿佛集中到了此刻
这一次也是,眼看端午节就到了,有人草草提起,我猛然想起这样的日子易于回乡
而毕竟幼时还有记忆
端午的粽香飘溢出来——不知母亲从哪里弄来了粽子
这时她就站在宅院古树下,望着打闹的我们兄妹几个,她说,快点吃吧
快点吃吧
你们长大了,地里的活儿就能插上手了
我们倒是麦子拔节一般长大了
只是长大后也就离开了
没有长大的时候我们当所有的节日如同一日
或许乡下孩子都如是,从来没有分清什么节是什么节,反正一年里从头至尾总有那么几次
隆重是大人们的隆重
我们更看重的只是,从大人们手里接过节日里才吃到的好东西,又拿了到街上疯跑,从街头到街尾,一路大呼小唤,看来看去都是我们的人,就像节日是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的,脚下的土地传出的节日的气息到我们这里变成了寻常生活里的别样慷慨
我们放纵了自己的愉快,因为是过节了
这样的放纵好象没有几年就淡了,淡了,后来就淡得似乎从来没有了
我们把乡下的事情都弄丢了
心里渐渐装满了别的
真正的端午节也像移交自己的旧文具一样留在了乡下,此刻心里再也无法回到当初——我们慢慢地把端午节弄丢了
(闫文盛)
年节是一年的中断,也是献岁的发端,献岁伊始,那就让咱们怀揣优美,放飞蓄意!课文网小编为大师经心筹备了《年节的滋味韵文》,蓄意对大师有所扶助,即使想领会更多的写稿本领请连接关心咱们放洋留洋网的课文栏目
年节的滋味韵文【一】年节的滋味是一种让人感触和缓的滋味,也是一种聚集的滋味
过春......察看全文
你飘荡的彩练已冻结,多数次景仰天际,留住一束幻影,几何酸甜苦辣,你静静的落在青草地上,躺在和缓的港湾
然打开有年冰封的心门,十足的十足,嫣然一笑,算什么,在回顾的最深处埋下本人也不懂的风情,若有若无
父亲,固然去了远处,却留住母爱
我领会,母爱不是过客,不是急遽,它不会闭幕,母爱是长久的!
岁岁惹了若即若离,时时患了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