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回陇东老家看望父母
一放下行李,孩子就跑过去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
我问起母亲和父亲的身体状况
“你爹已经65的人了,今年一下子老多了,现在从一楼往三楼提一桶煤都提不动了,上一层楼梯得歇上半天
前一阵子在街上转悠时还晕倒过一次
”母亲哽咽着说
“妈,你的身体怎么样?”妻子问母亲
“哎,能怎么样?老样子
心脏不好,晚上睡着后心跳得特别快,经常失去知觉醒不过来
胃也经常疼的难受
你大哥领着我到医院看了,买的药继续吃着
” “妈,要不我走的时候你上我们那儿单位住些日子,再给你看看病”,我说
“傻小子,妈可能再没机会了……”,母亲顿了顿,自言自语地说,“妈都已经开始做老衣老鞋了,哎!怕熬不过今年了……!” 一瞬间,像晴天霹雳一样,我惊呆了,大脑感到一阵刺痛、眩晕,顿时泪如泉涌
妻子也流着泪水说,“妈…你还年轻,才60岁
别…别胡思乱想了
” 母亲笑了,眼角却有晶莹的泪水在滚落下来
她急忙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领着孩子去取零食
母亲是平凉人
是父亲在华亭大炼钢铁时认识的,自由恋爱结婚的
后来她毅然放弃城市户口和关山林场的工作,跟着父亲辗转到了现在的地方
当时由于父亲是村里唯一的党员,所以当了队长,后来当过大队加工厂厂长,母亲当时是生产队妇女主任
母亲的性格很刚强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她经常带领妇女们抢种抢收,和妇女们一道用筐担粪、用扁担担麦子,妇女们干活挣的工分都很高,家里分的口粮也很多
有一次,队里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妇女偷生产队的苞谷,被母亲抓着了,她和母亲吵了起来
母亲二话不说,拽住那女人的衣服拉到了生产队
可是,那个妇女的手里却留下了母亲的一溜秀发
母亲在关山林场时,曾经是文艺队的女队员,经常参加文艺演出
所以,在闲余时间,母亲就坐在院子外面的梨树下,随口给我们唱上几首歌,记得清楚的有《十二把镰刀》、《梁秋燕》,但是母亲最爱唱《梁秋燕》了
梨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芳香扑鼻,很凉快,很惬意
母亲抱着我,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唱着《梁秋燕》
我抓着母亲的两个长辫子在手里玩
母亲唱歌时的声音很清脆,很优美,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她唱歌时的模样
… 以上就是我的1973年,回忆起来有些伤感的日子
然而,以后发生的一些事,却与1973年有着密切的联系
时间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但事件却是由我们的思绪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来的1975,1976,1977,1978,我们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毛主席、朱委员长、周总理都相继去世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了,高考制度恢复了,原来的大队长和副大队长都不当村干部了…
8、总在失去后才明白如何去爱一个人
《前任3》
在人海茫茫中,我被暗潮涌动的尘世安静迷离,也被尘事打散了一颗紧紧凝固着你的心
毕竟我丢失了你的芳香,一颗加速率的心,在现在最宁静,最无助,也是最安宁清闲的
满口脏话、粗俗不堪的船头尺,被人看作“烂鬼”,他当然没法已经雄霸吴越的钱鏐相比较什么
但钱鏐小名叫“婆留”,“婆留”是不弃的意思,想必先前也身世凄苦,能在乱世英雄横刀立马,难保当年他不是个“船头尺”一样的人物
凡男人被加以绰号什么船之类的,这样的男人在我看来总差不到那里去,譬如《飘》里面的“船长”巴特勒,就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人物,爱屋及乌,甚至有段时间都在刻意抽“老船长”
像钱鏐一样,巴特勒是“猛虎”,他也有“细嗅蔷薇”的特性,船头尺也是一样,只是身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