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跟很多农村妇女一样,只有小学文化,但身体健康,勤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妻最大的优点是善解人意,他为了照顾我那点所谓“文化人”的面子,一般不叫我下田干活,做饭洗衣服更是一手包干,时间一久,村里人都说:你讨了一个好老婆,不知是你家哪辈子积的德?我心里非常清楚,妻对于我的放纵和宽容,其实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渴求,即使我在装模作样地看书,或在稿纸前枯做一小时,写不出一个字,即使她的活计多忙,也不会打扰我,这一点倒令我心不安理不得,常常恨自己没本事,有时想放弃文学,像平常农民一样耕田种地,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又怕从此会打破妻的梦想,叫她失望和伤心
茜纱窗下,我本无缘,望月高悬,喜花月凑巧,恨落花残月又到,断了牵绒线,落了个无烽火处
晓风残月,故旧不胜回顾
18、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后来我说唱《蒙古长调》
这是我的“主打”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独特的演唱形式,以优美舒缓的旋律和雄浑壮阔的格调构成深邃的意境,可为蒙古族音乐之魂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
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
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
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蒙古人说,蒙古长调是从蓝天上的白云落下来的,是从萨日朗花蕊飘出来的,是勒勒车碾出来的,是从羊奶挤出来的,是从酒碗洒出来的,是从马蹄奔出来的……
董元才家的堂屋里,挂着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照,上书武威董氏家族第Х代移居肃北纪念
董元才说城北村和附近几个村的人,大都是从武威迁移过来的
在董家收拾得干净折大院里,我看到很有古凉州特色的廊檐,雕花的那种,很拙朴,但显见着大气
廊檐下是几根粗大的廊柱,漆得红红的,让人有一种步入豪宅的感觉,有点像以往文章里记述的大户人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