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陈独秀的了解很少,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复杂人生,以及他对于社会的理想与实践,不是我这样的后生所能充分理喻的(也许这就是我一直没去他墓地的原因),凭着完全是个人的一种直觉,我认为陈独秀本质上更接近一介书生,而离成熟或世故的政治家尚有距离,他的理想和激情带有强烈的人格个性色彩
而在一场大变革中,人性、个性与共性必不可少的消减和增长,时至今日我们也许看得更清楚些
到达通化的几天里看了玉皇山,去了千叶湖,基础上每天都在和人打交道
17、你的人生处处芳香,你的事业日益辉煌,你的容貌渐渐闪光,你的幸福地久天长
你的朋友多多益善,你的亲人幸福安康,你的生日快乐相随,你的笑容挂在脸庞
当勇武完成了它的使命,智慧的大门就会洞开
1981年,我进民航专科学校读书,班级里的同学来自祖国各地,那个年代,吃饭是要凭粮票的
还记得粮票吗?一张小小的纸,曾经让无数人挨饿
我有一个同学来自福建,长得高大魁梧,家里还有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弟弟,他的粮票也是很有限的,自然也是常常吃不饱
得知还有同学挨饿,是在一次班会课上,坐在前排的我回头看了一眼他,他涨红着脸低头不语,我想,他很难过吧
我家有一个当兵几十年的老爸,家里的粮票自然是剩余不少,周末回家后,我把家里的粮票“偷”出来,用左手(怕被认出字体)写一封信,记得信很短,内容还真不记得了,附上粮票一起寄了出去
收到粮票后,记得班主任曾经在班会课上还查过,此事,自然是没有人愿意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