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也会在这时有一个短暂的离开,在庭院里或田野间充满如常而又新鲜的等待,色彩已经深入土地,就像她们种植的果木与蔬菜也在不停地向上生长、准备开花与结果
第七天,色彩延伸进蓝天中浮动着的变幻的云彩,将整个大地中的土壤都浸染成鲜艳的蓝
这是那种如同等待出嫁一样的喜悦啊,湿润中还有几分沉重的不舍
让她们在风和阳光中将一匹匹扎染布展开吧,在蓝色的背景之上,镂空的白、渗透的青、以及那些点点的绿、粉、红或者黄,已经包容了简单而复杂的生活中所有的情绪
它们渐变,但是无一例外地色泽分明,清新素雅,在潮湿而温暖的风中,它们展开在庭院和原野里,召展着对手的欢呼
这是用心描绘的另一种苍山洱海,另一种可以带往远方的白云蓝天
傍晚的时,街上人遽然多了起来,卖生果的,做烧烤的,榨冷饮的,调凉菜的……一下子全冒了出来
再有清闲的老翁搀着老头子的胳膊,卿卿我我的年青人靠着爱人的臂膀,年青的爸爸妈妈拉着儿童的小手,在落日里散步
太阳的余辉把她们的影子拖得老长,老长,酷似动漫里躺着的伟人
二、缘起 对文字,除了天生的喜爱,更有一份本能的敏感
那时候,母亲兼管着学校的图书馆,所有的报纸杂志也是我每天去邮局领取,取回来便理所当然地做第一个读者
看得最多的是《红旗》,最喜欢看的是《文汇报》和《解放日报》
由于有着其他同学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所认识的字、知道的词语总是最多的,看文章还真有着一目数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写作文的速度是最快的,所写的作文的也总是受到老师表扬的,因此更多了的一项任务是:写批判稿
批林批孔批邓,一周一次批判会,一周一次上台发言,总能让我写得洋洋洒洒、念得慷慨激昂,却一直到许多年以后,才知道孔老二是谁、“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初一一大早,妈妈轻轻地敲门,悄悄地塞了块糕点在我的嘴里,然后恭祝我今年考研顺利,我也恭祝了妈妈
然后我起床,恭祝爸爸,这是我们家的惯例
爸爸已经在房间里等我了,接受了祝福,给了我个大大的红包,笑逐颜开的
又走了一阵,我完全是出于打破沉寂问表姑:表姑,你还会做绣花鞋吗?表姑抬起头笑了,笑的很灿烂
表姑说:怎么,想让侄媳妇穿绣花鞋?城里的皮鞋多好呀,上上油,光光亮亮的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在脑海中寻找昔日表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