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Ifyoudowhatyoushouldnot,youmusthearwhatyouwouldnot.若做了不应做之事,则必然会听见不愿听之语
1998年,第二届“大家”文学奖在北京举行
我的《怒江故事》有幸得了短篇小说奖,便与《大家》杂志社的编辑们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的时间里,我和韩旭一起住在中国作家活动中心的404号房间
这是一间双人标间,门朝着南方,房间里面铺着鲜红的地毯,有一张写字台摆在两张床的中间,在写字台的前面,有两把木制的椅子
房间里面的灯光十分明亮而柔和,电话摆在床头柜上,是一部枣红色的电话机,这一切设施都有现代气息,也很谐调我的心情
我和韩旭在住进这个房间以前并没有过深的交往,但是我们好象是一见如故,说话做事都十分融洽
我们每天都睡得很晚,在房间里看书,看报,不断地吸烟,香烟随时在屋子里缭绕
因为这次到北京事情比较多,多数时间里,我们都不在这个房间里,都到外面跑
韩旭到外面去的时间比我更多,他在北京有许多的朋友,随时有人约他见面,高兴起来就要喝一点酒,我经常闻到他从外面带进来的酒气
我一个人呆在这间房子里,电话随时都有可能响起来,但这些电话都是找韩旭的
我在电话里知道,出版社要韩旭到深圳出一趟差,好象是要印刷一个什么东西
接到电话,我就替他记下来了,在他回来的时候通知了他
我记得这个电话是一个昆明人打来的,先是用普通话和我说,才说了几句就用昆明话和我说了,他在千里之外马上就听出了我的普通话不地道,是一个云南人
在一天夜里,一个北京女子打了一个电话过来,问韩旭在不在家,我说不在,她又问今晚会不会回来,我说,会回来,但时间可能会晚一些
这个女子说,她在《大家》上发了一个中篇,韩旭是她的责编,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她想见见韩旭
这个女子的话让我想起了作者和编辑的关系,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对编辑自己文章的人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编辑们要把一篇文章反复地读,逐字逐句地斟酌,付出极大的劳动,因此作者对自己的责任编辑感到非常的亲切
我的《怒江故事》也是韩旭的责编,这次我有机会到北京来,是由于这篇文章得了大家.红河文学奖,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
这次到北京来,我和他又住在了一间房子里,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向他说一句感谢的话,但是一切我都心里明白
后来,我还接到了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程志方老师的一个找韩旭的电话,韩旭不在,程老师问我是谁
我说,我是木祥
程老师说,木祥同志,我姓程,叫程志方,韩旭回来叫他给我打个电话
程志方老师我没有和他见过面,但是我知道他是云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听说,程老师在评选大家.红河文学奖的时候也到了北京,他在扶持云南文学新人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对于程老师,我了解得不多,我只是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她们文学丛书”上看到了他写的序言
序言上有这样一段:她们将给我们:另一片蓝天白云,另一轮明月和朝阳,另一双眼睛,另一座家园
在颁奖会议开过以后,我和韩旭就非常熟悉了,他不再叫我木祥,他叫我“老木”,海男听了说,叫起老木了,在404号里住出感情来了
由于会议以后要在北京住上几天,我们就有了一些空余时间,这些天来,我和韩旭就很少呆在404房间里,我们一边上街办一些单位的事情,一边到街头上去乱窜
我们去了天安门,去了王府井大街
但去得最多的是书店,三联书店,新知书店,差不多跑遍了王府井大街上的每一家书店
我们到了书店就不想出来,把那些书一一地看了个遍,在走出书店的时候,我看见韩旭的手里提着一袋子书
我们还到了中国美术馆,我以前不知道北京有这么个地方,是韩旭把我带到了美术馆的门前,我们在这个门前转来转去,看有没有什么美术展览,可惜这天没有,我们就只好回家
我们走到了长安街,韩旭说坐上两站公共汽车就可以坐上地铁,下了地铁再走上十多分钟的路我们就可以回到和平里
本来,在北京开会我们是可以报出租车车飘的,但是韩旭觉得坐出租车太贵
我站在长安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汽车感慨不少
一天晚上,韩旭和我和还在404号房间里见了顾建平和龙冬
顾建平龙冬和韩旭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一个在《十月》杂志社工作,一个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供职
这两个人是以前韩旭在404号房间里和我讲得最多的人,他把我介绍给他们,是为了让我在文学界多认识一些人
可惜我那天说话不多,龙冬和顾建平随时都在引我说话,热情好客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我们还到附近的一家小食店吃了一点东西,喝了两杯酒
回到404房间里,我们都有了一点醉意,就随便地倒下睡觉,韩旭在朦胧中说我这次在北京说话太少了,好象是自信心不足
韩旭一句话说中了我的要害,我从来就是一个没有一点儿自信心的人
我还想起了在大会堂颁奖的那一天,韩旭到处找我去接受电视台的采访,我却独自一个人躲到了那辆大骄车上
我是一个最不善于说话的人,所以也就不敢多在广庭大众的情况下露面
据我的了解,韩旭也是一个不太多话的人,但是他虽然说不多却是说得有条有理
在北京,他总是引导我多说,他在默默地听,他试图在默默之中发现我的一点什么...... 现在想起往事,觉得我总是让他失望
永远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放弃
(英国首相丘吉尔)
而我仍第五个太阳纪怀我童年度过的中秋,那时侯的节日,于我是一种堪属美好的憧憬
每到那一天,我的母亲照例要拿出几块钱让我去卖月饼,我也知道月饼的数量是每人一个,多余的钱就交还给母亲
记得当时买的月饼,是五毛钱一枚,再贵了的就不敢奢望,而那时卖到乡下的月饼,也多是这样的价钱的
用纸包起来的月饼,冰糖做的馅,很粗糙,但我们吃的却很有味道,为了留恋那种感觉,我常吃了一半就包好藏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再继续吃
眼见了家庭的艰辛,从来没有在心里有过一丝的抱怨,对于生活,却多了一层别样的理解
每当我们几兄妹有过生日的时候,母亲会煮几枚鸡蛋,作为庆贺的礼物,全家人都在欢乐的气氛中
在这样简单朴素的日子里,逐渐的成长,有关中秋的往事,却没有就此尘封
如今我的母亲已经老了,而我们都各奔东西,留下两老守着破旧的老瓦房,中秋月明的当天下,我们都只能遥对天外的寒月
我感到略微的辛酸,不仅是对旧事的怀念,也是对今时的太息
在艰苦的岁月之中,我尚能拥有一份难忘的温情,而今境势渐好,我却倍感落寞
我家的半壁是用泥砖垒成的,屋顶是黑瓦铺成的坡面,年年夏季收割好的稻谷,都要搬到路边去晒,由于家里没有晒稻谷的场合
一天中,要屡次去路边翻稻谷,到了夕阳西下,一家人去路边将自家的稻谷收好,再用一辆手车推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