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亲友圈主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满意再补
因为听书只要带耳朵就行了,所以书场很少会有灯,也不用选什么好位置,随便找个角落坐下就行,只要可以听清楚
五月的麦收,是乡下收麦人们的一次体力透支
在这场繁重、漫长的体力劳动中,是没有铁打的汉子的
村中有谚语说:“麦收场上,人脱一层皮”
麦场上,永远没有空闲,每个人的发条都上的紧紧的,不时有大人大声训斥偷懒少年的声音
紧张、繁杂、漫长,与其说是劳动,不如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体力的耐性,一场更为持久的体力消耗
麦收过后,所有的精壮汉子都跨了下来
八十年代的初期,鲁北平原上还有些贫穷,无法想象清贫的生活如何涵养和保证这场长久的体力消耗的
那时你说,时常发生心慌,经诊断是低血糖,血压也低,缺乏营养,把你累的又瘦又弱,体重只有80斤
我主张让你每天喝半斤牛奶,中间有几次你想停喝,我坚决不同意
后来我回忆是喝牛奶保住了你的身体
长女69年16岁参加辽河石油会战
儿子70年15岁当小兵在洛阳外语学校学习,五口人分散在四个省市,你惦记这个、挂念那个
造成这种局面完全是我的过错
当时怕孩子上山下乡,没有征求你和孩子同意,硬性让他们离开学校
当时长女是校红卫兵团政委,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威信很高
是我的独断专行,让她蒙受害怕上山下乡当逃兵的不白之冤,使她多年无颜面见同学和老师
更让我内疚的是长女至今没有说过一句埋怨我的话
在三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向你和长女公开认错并道歉
/> 闲话中年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片子,潘虹和达式常主演的《人到中年》
内容已忘得差不多了,只是怎样也忘不了,潘虹那双包含着渴望、责任的大眼
朋友当中也有中年人,山爬到了一半,都颇多感慨,听多了便也想说两句
董桥曾撰文,题目为《中年是下午茶》
此喻甚佳
人到中年天过午
若童年是香甜甘醇的蜜,青年是热烈奔放的酒,中年当然是茶
清淡中含着苦涩,涩中又存着甘甜
品尝人生种种滋味,数十年辛酸自知,悲喜自知,岂是旁人所能意会的
也有人将中年比作秋
因了秋的澄明、秋的致远、秋的累累硕果
若从属相而论,中年该是那匹负重的马,拉着一家老小向前迈进
责任与义务是这辆车的左右车辕,所以中年人都老老实实地拉车,认认真真地干活,任劳任怨,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心存非分之想了
便是某个夜晚,于寂静处偶尔有女人感慨没活出女人的滋味,有男人说没活出男人的样子,也只是活动了一下心眼罢了
明天清晨,照旧为生活忙,为工作忙
他们知道这辆车,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
人到中年多稳重深沉,心态也多见平和
或多或少的于潜移默化中改了脾气秉性,脸红脖子粗不是中年人轻易有的事
经过了生活的历练,他们已经学会用理智稀释情感
那峥嵘的性格棱角,早被时光之河冲磨得圆润光滑
处理事情周全而有方寸,便是咬着牙根恨之入骨,也会淡然一笑,先是解了你的设防,再猛然进攻,让你防不胜防
但中年人都谨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的至理名言
也的确如此,进入中年可谓洗尽铅华,便是外表有些浮华,心灵的底色已是朴素
他们知道路该怎样走,日子该怎样过,所以生活的步子扎实稳健,一个脚印接一个,犹如踏雪留痕,疏落有致
人到中年,男人让泪返回胸膛,让心滴血;女人已无多泪润湿眼角,而心却悄悄地哭泣不止
爱过、恨过、哭过、笑过,不说是已经洞察了世事,也算把人生的真意了解了大半
所以,中年人常唱那首歌:“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行到河的中途,回首来路,欲说生之困、情之苦、伤之痛,“却到天晾好个秋”,往事已化作一颗血红的朱砂印在心头
展望前程,中年人拉拉肩上的纤绳,拍拍身上的风尘,仍需努力
女人三十 写下上面那个题目是需要点勇气的
女人最忌讳别人问年龄
人家外国女性把年龄视为隐私,不对旁人公开
中国人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动不动就有人“请问芳龄”
我曾被不少人,不分场合地追问过
最初有点狭隘心理,很反感
后来便学得油滑了
有人问时便以策略对付:“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比去年多一岁,比明年少一岁
”
弱者,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会上、经济上、生理上等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不说别的,就说说市场上的小菜贩们吧:摊开一筐青菜,殷勤洒水,为的是保持鲜绿水灵;摆上几小摞霉豆腐,时时勤拂,为了不教苍蝇玷污;守着一小罐腌菜,勤擦罐身,就是想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已的货有个好“卖样”,能早点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这些起早贪黑,在风吹日晒雨打中苦巴苦熬的人,用双手刨食,全靠劳力、苦力赚点蝇头微利,没有依靠,也没有保障
他们如同蚁蝼般整日忙忙碌碌,完全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这连本带利还不足二十元钱的青菜之类,就是淘生的生计,寄托着全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