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房里,扭开橘黄的灯,在床上围着棉被,冲上一杯冒着团团白气的观音茶,灯下看着书
必定是《红楼梦》、张爱玲,才与这夜雨之味道相对
体味着书中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聆听着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窗棂,一声声、一滴滴,遥远又透骨的声音,好象从古代敲到未来,自己也找不到自己,思绪悠悠地像回到自己模糊的前世
回顾自己的所得所失,不经意考虑的人生价值,不觉就滴下几滴清泪,书页上就有了慢慢浸湿的几个小小的圆圈
我知道,几年或几十年后,书中便有几滴模糊的泪痕,似是记忆中模糊的月亮影子
只怕几十年后,被世俗磨钝的人,还会有心动的感觉么?
我看着镜子——其时我应该得了自恋症,把一辈子要看的镜子全部看完了——镜中的我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西服,神情沮丧
我开始害怕相亲
编号为03、04、05的三位姑娘从我眼前走过去了,或美或丑,或高或低,或雅或俗,我没有向她们招手
编号为06、07的两位姑娘先后长期主动来找我,我与她们若即若离,从来不曾深入儿女情长,她们又先后离开了
冬日苦短,过眼的红颜,烟消云散,让人莫名悲切,莫名惆怅
“有这么问话的吗?三更半夜的,咋还不安生?亏得没睡着,要是睡到梦里头,也被您一声喊搅和黄了
”
在沉思的不知不觉中,我蓦然从车窗向外一望,西边天上正漂浮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心里竟是一惊,没有过的忘却尘世,企望顿悟的一种说不清的情感油然而生
莫高窟,当莫高窟全然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这已不是梦幻而是现实,一面威严苍茫的断崖,被层层翠绿的枝叶遮盖,仿佛一面神秘的面纱
我们去得早,参拜的人不多,鸟鸣风佛,绿叶沙沙的飘摇,一切都是那么静寂,幽渺,清修
这真是进入我灵魂的佛像吗?释迦牟尼佛有几层楼之高,但绝不在他的高,他的大,望着他,千百年在他身上罩上了多少神话迷雾,奉其为全智全能最高人格的神
我不知他是否就真是全智全能最高人格的神,但我却被一种有生以来从未感受到的佛光所折服
从他的眼中,能看到企盼一切人类和众生,同具佛性,至善至上,那种大包涵,大容纳,广大无边,不尽其际所带来的高深的安详和博爱
站在佛像前,回顾这一路,回顾自己近几年模糊不清而又想追求的一种状态,我顿时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只记得许久许久意识才恢复,我凝神痴望佛搭在膝上的那柔和的手,我只希望他能轻轻抚摸一下我的头
也就在此时,我突然有种顿悟之感
“佛”就是充分觉悟
觉悟什么?就是觉悟自己,当你认清了自己,好好扮演自己原本的角色,不受环境的污染,不受邪恶的操纵,做自己的主人,生命里还有比这更喜悦的获得吗?到那时,全世界都在自己的瞭望之中,没有对立,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善恶,参透人生,包容一切,以喜悦的心对待生活,自己的内心自然会涌出一种无法解释的满足,它不同于世间任何的满足,那是一股奇特的圣泉从心尖流过,温暖如春,指引着自己的未来
到那时,你会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富有者
端午吃粽子、划龙船
好小好小的功夫,就从祖辈嘴里听来说是对先哲屈原的悼念与祭祀
屈原是华夏汗青上第一位宏大的爱国墨客,他的放荡与无可奈何,亘古在汨罗江
一节离骚,悲壮感触,千年走来几何志士仍旧还在呐喊吟唱他的《离骚》、《九歌》、《天问》
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左右而求索精力,鼓励了一代又当代人的情怀
端午,是旧历的五朔望五,又称仲夏节
这一天,人们为寄予哀伤,划船江河竞龙渡,包粽吃粽传播为屈原,更是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许洗得直臣冤
这个节日,负担着汗青的稳重,带着那一湾浅浅的汩罗江水,烙印在华夏人的情怀里